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家居 >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时间:2023-03-22 18:25:16 点击量:7545 作者:多问芙

各位朋友们好,如果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你们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不妨试试下面几种方法

1、从生活中感知数学

例如:对“亿”这个感念的感知,学生普通感到困难。可以举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这样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头发,学生对“亿”就会有初步的感知,然后再继续举例:中国的人口约有13.75亿,全世界人口约有70亿,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的时间。这样学生就能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对这些具体数量有了感知和体验。

2、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例如,在学习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带着尺子在小区里实际测量一下停车位的长和宽,然后计算一下停车位的周长和占地面积,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就建立起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3、在估算中加强数感

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估算教学,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结合学生的实际,尤其是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合适的问题,才能使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尤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省略解题过程,容许合理的猜想,有利于数感的加强。

数感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建立起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的联系,理解数的概念的实际含义,通过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各种数及有关运算。在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增进对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理解,进一步发展数感。

扩展资料:

数感的作用: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但是不同的学科之间如何联系,数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整合的作用。

将数感表述为感悟,揭示了这一概念的两重属性:既有感,,如感知,又有悟,如悟性。感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主题而产生的,是通过肢体而不是大脑思维,它含有原始的、经验性的成分。悟是主体自身的,是通过大脑思维而产生的。感悟是既通过肢体又通过大脑,因此,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主要是三个方面:对数与数量的感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对运算结果估计的感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数感

培养数感的三种方法

培养数感的三种方法: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培养数感、在数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在运算中培养数感。

1、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培养数感

有创设童话情境培养数感;走进现实情境培养数感。数感是对数的感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因此,数感的培养需要直观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情境是儿童数学学习的“承重墙”,有了情境做支撑,数感才能稳固。

2、在数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在数数中认识数的结构;在数数中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数数中学习估数的方法。数数是认数的基石,认数是培养数感的基础。课上有目的地让学生数数并带领学生不断将数数经验上升到对数的意义的认识,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3、在运算中培养数感

就是算出数感和估出数感。重视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加强口算训练;发展估算能力。运算教学是培养儿童良好数感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儿童计算中的灵活性和策略性,从而提高儿童的运算能力。

培养数感的价值主要体现:

1、建立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具有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的数学敏感性,是其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2、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数感是关于数概念的网络结构,数概念网络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是数感建立的关键。数感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

3、建立数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数感建立的过程中,有很多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与他人交流对有关数的问题的个性化看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解决同一问题。这都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孩子的数感要如何培养

孩子的数感要如何培养?很多家长都知道,有好的数感才能学好数学。

数感(Number Sense),指的是人对数字的应用能力,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数感是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建立数感,有助于孩子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简单一句话概括,数感就是对数字的感知能力。

比如,见到一堆糖果,就能感觉到大概的数量;见到前面的隧道洞口,就能感觉那辆想要通过的卡车可能会过不去;还有对速度、长度、大小的各种感觉,这些都是数感的表现。

第一,培养数感,首先让孩子看见数学

要培养好孩子的数感,首要的就是让数字变得有意义。比如说,孩子想学习“1”是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苹果,或给他一个橘子,告诉他现在手中的这一个玩具,数量是“1”。在有一个苹果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苹果,这里的数量是“2”。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积累起一些数学上的概念。例如,大和小,多和少,远和近,高和矮前和后。

第二,培养孩子数感,要让孩子体验数学

数感的建立都需要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数学学习离不开在孩子脑中建构出一个真实的形象。与其让孩子用抽象的算式来表达“?+?=10”,不如和他做游戏。给他任意几个积木块,如果给他的数量是5,让他再从其他积木那里再加几个,加一个,就往后数一位,直到组成10为止。

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和图像演练之后,才能够理解数量变化的规律,还可以推导出其他的方法。慢慢的孩子就知道,10分成8和2,或者分为6和4,甚至还可以是5+3+2。将这些数学知识通过具象的游戏化方式呈现,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并理解。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