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探索 >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什么形状)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什么形状)

时间:2023-05-17 01:25:39 点击量:5158 作者:类山槐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以下是对"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地球是什么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地球之所以长成这样,是由于它不仅要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要自转,而地球的表面既有陆地又有水,为了保持内部的引力平衡,在各方“争斗”下,就长成了这个怪模样。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摘要】

地球的形状【提问】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回答】

如果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能给我一个赞,也可以关注我,祝您生活愉快,事事顺心!【回答】

地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实,关于地球的长相,科学家们也曾经存有争议。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地球由于绕轴自转,因而不可能是正球体。

地球简介

地球(Earth)是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1天文单位)。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5.5亿岁,有一个***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5.5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总体上呈蓝色。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氩气等。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地球形状是: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其实,关于地球的长相,科学家们也曾经存有争议。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地球由于绕轴自转,因而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只能是一个两极压缩、赤道隆起、像橘子一样的扁球体,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牛顿的理论遭到了反对,当时巴黎天文台第一任台长卡西尼父子,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地球长得更像一个西瓜。于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出两个远征队,去实测子午线的弧度。结果证明,牛顿的扁球理论正确。

  地球为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5.5亿岁,有一个***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5.5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是宇宙中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新研究发现每年5000多吨外星尘埃落在地球上。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总体上呈蓝色。大气层,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氩气等。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