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探索 > 大洋地壳的行星是什么(除地球外另一个拥有海洋的行星是)

大洋地壳的行星是什么(除地球外另一个拥有海洋的行星是)

时间:2023-05-14 02:26:01 点击量:4708 作者:委箫吟

太阳系中***拥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行星是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是人类***的家园。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 地球亦作“地毬”...,以下是对"大洋地壳的行星是什么"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太阳系中***拥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行星是什么

太阳系中***拥有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行星是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是人类***的家园。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

地球亦作“地毬”。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是个三轴椭球体。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地区,它们通过外交、旅游、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行星的观点,包括神创造人类、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地球圈层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除地球外另一个拥有海洋的行星是

除地球外另一个拥有海洋的行星是火星。

研究发现,古代火星曾有海洋,而且可能是红色的。学术杂志《科学报告》曾刊文称,大约34亿年前,在流星的大规模撞击之下,火星海洋中曾经暴发巨大海啸。

2022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也在火星上发现了远古海洋的痕迹。结果刊登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行星》上。

火星上的水资源

2014年4月19日,科学家发现火星内部存在庞大的水资源,酷似巨型“地下水库”,在某些地方的水资源储量甚至与地球内部相当。这个发现可能颠覆了之前科学家对火星的研究,因为科学家曾经估计火星内部的水资源相当贫乏。

***称:“我们对之前的研究感到困惑,因为现阶段的发现意味着以往对火星内部环境的认识存在错误,认为火星内部并不存在如此大量的‘水资源’。”

此外,火星内部的大量“水资源”如何渗透进入火星表面,研究人员认为火山是一个主要通道,可以将内部的“水资源”转移到火星表面。科学家研究了两颗火星陨石,它们形成于火星的地幔中,其位于火星地壳下方。这些陨石之所以能在大约250万年前坠落到地球上,是因为火星曾经发生过一次猛烈的撞击事件。

银河系九大行星分别是什么

太阳系的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轨道上横滚的。而曾经被认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于2006年8月24日被定义为“矮行星”。、

行星的定义: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必须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 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冥王星相符。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成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恰好符合这一定义,并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确认是一颗“矮行星”。所以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