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探索 >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什么)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什么)

时间:2023-05-12 17:25:06 点击量:5354 作者:汗瀚海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为: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以下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什么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为: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终于发现,有一些客观现象是无法用早期的那种直观而质朴的观念来解释的。实践迫使人们不得不修改原来的错误观念,于是便有人提出了拱形大地的设想。这就产生了“浑天说”。***的汉朝科学家张衡在所作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

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越详细越好.

1、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2、汉朝科学家张衡提出了浑天说。

3、1519年至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进一步证实地球确实是个球体.。

4、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于17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从这个理论出发,提出地球由于绕轴自转,因而就不可能是正球体,而只能是一个两极压缩、赤道隆起、像桔子一样的扁球体。

5、法国天文学家里希尔在南美洲进行天文观测时发现,摆钟是受地面重力作用才摆动的,在法国巴黎和在南美洲摆动的周期不同。他认为这是因地面上重力不同引起的,并进而说明地面重力变化的情况。

6、18世纪30年代,法国巴黎科学院分为两派,于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出两个远征队,再一次去实测子午线的弧度。

7、20世纪50年代,通过科技***地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其中地球平均赤道半径为6738、14千米。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想象、推测、验证、目睹、测量的漫长过程。古人凭借想象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有“天圆如张盖,地方似棋局”的说法。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个圆球体的说法。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也称为蓝星、第三行星,地球表面的大约29.2%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70.8%被水覆盖。

地球历史非常久远,原生地球大约形成于65±0.04亿年前,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浆组成的“海洋”。

地球形状大致呈椭球形,赤道附近略有隆起,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想像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

地球卫星照片

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环球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