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问答 > 古代男子成年(古代男子成年称为什么)

古代男子成年(古代男子成年称为什么)

时间:2023-05-13 03:25:19 点击量:3421 作者:甘蕙兰

古代男子成年叫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以下是对"古代男子成年"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古代男子成年称为什么

古代男子成年叫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1、子:对成年男子的尊称,也是对学问居高者的尊称,相当今之“先生”,如孔子、孟子等。对人称呼时相当于“您”。2、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3、丈夫:古称成年男子,不专指女子配偶。4、父:古代男子的美称,在字后加“父”或“甫”表性别,或对老年人的尊称,如渔父。5、甫:通“父”。6、须眉:男子为须眉,因古人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以此代称。及冠和弱冠是多少岁?及冠和弱冠不一样。“弱冠”是满20岁的男子的称谓,“及冠”是那时举办的一种礼节。古时汉人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称作及冠,即戴上表明已成人的帽子,以表成年,但体犹未壮,还较为年少,故称“弱”。举办过弱冠礼之后,就表明着这个男人已经成年了,已不是小孩子了,可以担负一些责任了,因而在古代,弱冠之礼就和女人的及笄之礼一样,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成年多少岁

男子20岁弱冠代表成年;女子15岁代表成年。古代男子二十岁算作成人,要举行加冠礼,故称弱冠。女子15岁称为“笄”[jī],即女子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故称成年。

每个人都有成年的那天,成年也就意味着我们要独立的处理事情,要勇敢的承担责任。那么,在古代多少岁算成年呢?

详细内容 01 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

02 中国古代汉族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时汉族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

03 汉族自古就有成人礼仪,男孩子的叫做“冠礼”,女孩子的叫做“笄礼”。汉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他们: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04 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汉族成年礼延续数千年,至满清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一纸令下,终结了绵延了几千年的成人礼。

05 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古时多少岁算成年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弱冠之年,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

年龄称谓: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源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赠别》。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离开扬州,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

6、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中国古代男女成年各多少岁

男性20岁,女性15岁。

1、《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加冠礼,还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权力参与管理、报效国家、参与祭祀。为什么说“弱”呢?孔颖达解释说:“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原来是指体格还不够强壮。在实行加冠礼的时候,男子还要把头发盘起来,做成发髻,因为要戴帽子,由此又产生一个现象:“结发”。当然,“结发”还有指结婚或者妻子的意思。

2、“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从周代起,满15岁,古代女子就被看作成人,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