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问答 > 行百里半九十(“行百步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行百里半九十(“行百步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时间:2023-05-07 04:25:49 点击量:8922 作者:局暄和

各位朋友们好,假如你对行百里半九十,与“行百步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不是很明白,没关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行百里半九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行百步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1、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2、解释

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激励人在做事的时候要一鼓作气,不可半途而废。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于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行百里者半九十整句诗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整句诗: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原文的意思是:能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了一半。

后人将“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改为“行百里者半九十”,去掉一个“于”字,意思就又可以理解为: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语。常用以勉励人做事情要坚持到底不松劲。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这句话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说步行一百里路,走过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因为步行越接近目的地,走起来越困难。借指凡事到了接近成功,往往是最吃力、最艰难的时段。劝人做事贵在坚持,有始容易,有终实难。

  “行百里者半九十”,提醒人们时刻牢记目标尚未达成,***可放慢脚步,也不能低估困难,相反,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对成功者的指点与劝勉,同时也是对失败者的感慨与叹息。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作后盾,对自己所进行的事业,能百折不挠,愈战愈勇,能在起始时有明确的目标,更能在最后阶段有彻底胜利的信心与实力。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对事业往往就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怀着侥幸与盲目的意念去行动,起始时既没有夺取胜利的信心,后阶段更没有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可以说是从始到终,心中没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