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诗句最有名的两句诗?关于除夕古诗大全
1月20日是大寒,1月21日是除夕,1月22日是春节,这三个日子“喜相连”。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1、《除夕》
——宋•苏辙
患难思年改,龙锺惜岁徂。
关河先坂远,天地小臣孤。
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
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
《除夜二首·年年赋除夜》
——宋•苏辙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2、《故乡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
非唯律变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诗成始欲吟将看,早是去年牵课中。

3、《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赏析:
前六句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守岁无益,从反面入题。这个比喻不但形象生动,而且辰龙巳蛇,以蛇比岁,不是泛泛设喻。六句的前四句写岁已将尽,后二句写虽欲尽力挽回,但徒劳无益。“系其尾”字面虽然用《晋书·贾后传》“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的话,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为喻,到了除夕,已经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况只抓尾巴梢,哪里能系得住呢?以这样六句开头,好像这个风俗无道理。要写守岁,先写守不住,不必守,这是欲擒先纵,使文字多波澜的手法。中间六句写守岁的情景。一个“强”字写出儿童过除夕的特点。明明瞌睡,却还要勉强欢闹。这两句仍然回味故乡风俗,不是东坡在凤翔时的情景。这年东坡才二十七岁,膝下只有一子苏迈,虚龄五岁,不可能有这两句所写的场景。“晨鸡”二句写守岁时心理状态入细,“坐久”两句写守岁的情景逼真。这两句主要是指大人守岁说的。纪昀很欣赏这十个字,说是“真景”,实际上这是人人守岁都有过的感受,他能不费力地写出来,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格外亲切。最后四句为一节,与篇首第一节对照,表明守岁有理,应该爱惜将逝的时光,正面交代应该守岁到除夕尽头。结尾十字,字面上虽然用白居易“犹有夸张少年处”,但意在勉励子由。子由在京师侍奉父亲,苏轼希望两地守岁,共惜年华,言外有互勉之意。赵克宜评此十字说:“一结‘守’字,精神迸出,非徒作无聊自慰语也。”意思就是说,这个结尾,有积极奋发的意味在内,使全诗精神斗然振起。不是无可奈何聊以自慰。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4、《十二月二十九日雪》
——宋•赵蕃
岁是明朝尽,春犹半月迟。
人言无复雪,天意肯违时。
宿麦争萌达,遗蝗绝类滋。
年丰如可待,吾岂病长饥。

5、《十二月二十七日作》
——明·吴孺子
三日半存何必恋,一年去尽不知留。
春风只在虞山外,袅袅将来笑白头。
6、《宫词》
——唐•王建
金吾除夜进傩名,
画袴朱衣四队行。
院院烧灯如白日,
沉香火底坐吹笙。
赏析:王建《宫词》共百首,此为其中第八十九首。唐宫除夕逐鬼时,傩人戴假面具,穿红衣彩裤,扮作威猛的神,列队在寝殿前驱除疫鬼。宫内四处张灯,庭院中燃蜡烛,烧沉香木,明亮如昼,并奏乐。据记载,此时君主、王妃也都来观看,并有赏赐。王建这首诗便是唐宫除夕习俗和侈靡风气的形象写照。

7、《除夜酬乐天》
——唐•元稹
引傩绥旆乱毵毵,戏罢人归思不堪。
虚涨火尘龟浦北,无由珂伞凤城南。
休官期限元同约,除夜情怀老共谙。
莫道明朝始添岁,今年春在岁前三。
赏析:
此诗为诗人大和二年(828)作于越州。本年立春在春节前三天。白居易原唱为《除夜寄微之》: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元氏酬和,白居易又有《和除夜作》酬之: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余。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
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
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
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
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磊落尝许君,局促应笑予。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除夕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传统节日,当此之际,纵情欢乐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所谓“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岁月其除”。(《诗·唐风·蟋蟀》)元、白之作,你来我往,友情荡漾,仿佛促膝叙旧思今,联袂展示出了一个属于他们两人的、特别的除夕。
8、《除夜雪二首(其二)》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赏析:
除夜,诗人自注为戊申元日,卯初立春。
凌晨一两点钟时雪花随风飞舞而下,预兆丰年的瑞雪紧跟除夕的脚步而来。盛屠苏的酒杯子还没有拿起来,我已在灯下写起了对联画起了门神。描写了作者在瑞雪纷飞的除夕之夜为迎新年做准备的事。
9、《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一)》
——宋•姜夔
细草穿沙雪未消,
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
一夜吹香过石桥。
赏析:
全诗写自苏州起程到快抵达住家时一夜旅程上的情景。“细草穿沙雪未消”,连穿沙而出的小草也历历在目,说明这是上船前岸上所见。“吴宫烟冷水迢迢”,写登舟后船渐离苏州,所以远望吴宫烟云迷蒙,河水迢迢,景色凄迷,表达了诗人离别姑苏时惆怅惜别的心情。后两句,所写时间已是深夜,天色昏黑,故而写的全是听觉感受。夜间行船四周寂静一片,夜风送来竹枝摇动的声音和阵阵梅花的幽香,告诉诗人船已过石桥,离家不远了。字里行间透露了诗人抵家时由衷的喜悦,与前两句的色调恰成对比。全诗意境幽美俊秀,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10、《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赏析:
此诗通俗而形象地描写了除夕的辞旧迎新情景。打扫环境、祭拜天地、守岁饮酒等,正是一般人家的除夕习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基调也显得轻快、乐观。
11、《东风齐著力·除夕》
——宋•胡浩然
残腊收寒,三阳初转,已换年华。东君律管,迤逦到山家。处处笙簧鼎沸,会佳宴、坐列仙娃。花丛里,金炉满爇,龙麝烟斜。
此景转堪夸。深意祝、寿山福海增加。玉觥满泛,且莫厌流霞。幸有迎春寿酒,银瓶浸、几朵梅花。休辞醉,园林秀色,百草萌芽。
赏析:
岁云暮矣,寒尽春生,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除夕,有笙箫簧管,有仙娃佳宴,有金炉名香,一派贵族宴会的气象。下片祝福、饮酒、插花的情景更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如今的除夕,家中装饰一新,年夜饭时小辈向长辈说吉祥话、讨压岁钱,这一定是人们脑海中最温暖的场景。
且尽欢愉,今宵之后,便是生气勃勃的新春。

12、《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赏析:
应作于山西巡抚任上。除夜已是残冬,却出现“寒甚”的天气,作者抓住这件事抒发了不畏艰难,坚信来日的信念。前两句是鼓舞激励异乡的游子。除夕本来很冷,作者却轻描淡写地用一个“轻”字,表示对严寒的藐视。后两句意思更进一层:“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作者以浅近的比喻,指出除夕意味着残冬,春天已经悄悄来到了身边,概括了比字面涵义深广得多的人生体验:当人们处境恶劣之时,也往往是转机即将出现之时,寓意是很深刻的。
《除夕》
——明•于谦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译文:今晚就是除夕之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爆竹声将我从梦中惊醒,只一盏寒灯独自照着我入眠。风霜催促着腊月尽快过去,梅花和柳树最先知道春的消息。看着这些景象心绪翻涌,哪里能做到心中不怅然失意。
13、《岳州守岁(其二)》
——唐•张说
桃枝堪辟恶,
爆竹好惊眠。
歌舞留今夕,
犹言惜旧年。
赏析:
这首诗写人们守岁时醉舞酣歌、辞旧迎新的场面,这里写的可能是一些达官贵人所举办的家庭歌舞晚会。

14、《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赏析: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15、《除夕》
——宋•方岳
家世无年事可知,况吾久矣叹吾衰。
玉丸不住岁华老,铁砚未穿筋力疲。
一笛跨牛终寂寞,万钱骑鹤两参差。
年年此夕椒花颂,能费先生几首诗。
《除夕》
——宋•徐集孙
一岁惊心忽已除,宦游尚自客西湖。
漫题桃板标茅屋,旋买梅花插瓦壶。
俸薄幸无赊酒债,官閒却有索诗逋。
明朝万事从头起,依旧山肩竹样癯。
16、《除夕》
——唐•梅尧臣
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
风开玉砌梅,熏歇火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
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17、《除夕前二日武昌孙大守李别驾韩司刑置酒黄鹤楼席上口占》
——明•叶春及
欲乘黄鹤鹤不来,黄鹤仙人安在哉。
雪飞楼阁客肠断,岁莫江湖老鬓催。
蜗角误我葛洪洞,骏骨欺人郭隗台。
泽上那能歌独醒,为君一饮三百杯。
18、《除夕口占》
——明•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幕清闲无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赏析:唐寅的这首诗写得十分有趣,又十分心酸.到了春节过大年,家家都在置办年货,而唐伯虎却身无分文,吟出:“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的慨叹!

19、《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赏析: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人们对这个传统佳节的很多欢乐的记忆和想象的,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夜却是另一种情景。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更何况是除夕之夜!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叫人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从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竟是什么使得诗人“转凄然”呢?当然还是“除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自己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诗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那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
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大概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它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是可以说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和的艺术效果。
20、《除夜雪》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赏析: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1、《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天地之间一片空旷,时光公然地离我而去。在人生的末路上因为风雨而受惊,在偏僻的边疆饱经了冰雪寒霜。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赏析: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22、《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赏析:有人边行走边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两种声音都令我心中伤悲,远处的灯火夜空的疏星,渐渐地趋向暗淡低微。病眼睡不着并非因着守岁,乡音无人为伴我苦苦地思归。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知道冬霜重满是寒气,刚洗过头发觉得轻松,却感知鬓发又已变稀。多谢残灯并不将人嫌弃,孤舟中整夜里许我相伴相依。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23、《于西京守岁》
——唐•骆宾王
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
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
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
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
赏析:这首抒情诗,大约作于上元(唐高宗年号,公元674─676年)年间,他自蜀返京后不久,母亲去世,葬于水滻之滨。因此诗一开始就说:“闲居寡言宴,独坐惨风尘。”这是指他闲居在家,很少欢宴笑语。“言宴”出自《诗经·卫风·氓》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从前无忧无虑的欢笑都已永远地逝去,此时只能孤独地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事,诗人孤傲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
颔联“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既实写季节的变化,冬去春来,也暗喻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孤独忧郁之中忽然发觉寒冷的冬天行将结束,春天已指日可待。“忽见”的“忽”与“方知”的“方”,两相对照,细致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心灵的触动。而新年将至,希望萌生,这是人之常情,敏感的诗人自然也不例外。
颈联“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由大的背景回到眼前:守岁。诗人的构思精巧,词语也很新颖。上句用“寒色”写冬,已够别致,“夜将去”更是新颖。意思是“晓光”一到便是新年。
末联“耿耿他乡夕,无由展旧亲”,是指没机会与乡亲旧友相见,在京城思念得辗转反侧。这句直抒胸臆的结尾,传达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人之常情。
24、《除夜宿石头驿》
——唐•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译文: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此二句脱胎于梁武帝萧衍《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也有相似诗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赏析: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转写这个“人”大年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是所谓“馀味”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25、《癸巳除夕偶成》二首
——清•黄景仁
【其一】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其二】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26、《高阳台·除夜》
——宋•韩疁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释义:我难以入睡,频频倾听银签之声,又重新点起红烛,让屋室一片光明,突然想到年华飞逝,如东去流水,令我不觉心惊。告别旧岁,迎接新春,无需多久,新的一年又会来临。而今我年老体衰,怎能象往日那样通宵畅饮?想要等候新年不睡,又怕寒气难挡。我轻轻放下酒樽,致谢那梅花,陪伴着我私语低吟。邻家的姑娘已试穿春衣,美丽的发上戴着好看的头饰。蜂腰形的翡翠透明灵气,燕股形的宝钗嵌金光闪闪。春风引起人们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难以幽禁。人地青春哪能年年美好,不妨尽情地游乐吧,趁着现在大好的光阴。好好地去享受生活,游览那些斜阳辉映的美丽景象吧。
赏析:本词抒写除夕守岁时的感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是一年中诸多庆贺活动中的一件重要内容,但一旦上了年纪,难免悲欢交集,万感俱生。本篇所写,正是这种心境。上片施展首连用一“频”一“重”,写足坐久更深情状,引出“年华衮衮”十分有力。当此饯旧迎新深究际,宵饮则不惯,不眠则畏寒,幸有梅花作伴,可于吟哦之中度此长夜。下片写老人心情与邻娃不同,芳思难禁,却朱颜不再,自沉当趁精力未曾全衰,作楼台园林之游,莫负大好春光。此词语浅情深,却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多谢”二句徉间顿转,翻出“梅花伴我”的柳暗花明之境,望着寒梅冰蕊吐艳,我对寒梅微吟新抒怀,堪称除夕寒夜有知音啦!每当辞旧迎新之际,老年人容易产生“一年不如一年”的衰飒感,本词作者能摆脱这种情绪,而要趁着腿脚灵便之时去尽情享受生活之美好,这是难能可贵的。语浅情深,却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首词是词人在除夕守岁时的所思所感,是词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年华易逝,岁月不居,令人伤感衰飒,但词人并不沉溺于感伤和及时行乐之中,而主张把握现在、珍惜光阴,充分享受明媚的春光。况周颐《蕙风词话》评曰:“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
27、《浣溪沙·庚申除夜》
——清•纳兰性德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
谁家刻烛待春风。竹叶樽空翻采燕,
九枝灯灺颤金虫。风流端合倚天公。
赏析: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竹叶酒已经喝尽了,大家都在头上戴着彩绸做成的燕子来欢庆新年的到来。灯烛已经熄灭了,剩下的灯花仿佛一条条金虫在微微颤抖,如此风流快乐,全仗着天公的庇护啊。

28、《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赏析:三巴的道路多么迢远,我走在万里艰危的征程。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离开亲人们已越来越远,和僮仆的感情分外加深。哪堪漂泊在天涯,又适逢明朝岁华更新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29、《杜位宅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赏析:除夕来到兄弟家相聚守岁,筵席上喝着掺了花椒的岁酒。亲友围坐一堂,马匹在马厩里发出喧杂的声响,排开的火炬惊散了林子里的乌鸦。到了明天,我四十岁这一年就要过完了,虽然正是强仕之年,可是剩下的日子已经像垂垂的夕阳那样了。谁还想受拘束呢?就在痛饮中度过余生吧。
30、《隋宫守岁》
——唐•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31、《喜迁莺守岁》
——唐•史浩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
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释义:新年将至,积雪已开始融化,空气中透出微微的早春气息。爆竹声里,人们纷纷送走穷神,祈求来年富贵平安。椒酒已经备下,以便新年到来时饮用。家家户户男男女女一齐团聚,华灯宝炬照得四处亮如白昼,伴着阵阵鸦鸣,盛大的除夕夜宴开始了。家中的晚辈们齐齐举起盛满佳酿的酒杯,恭祝我长命百岁,寿比南山。更让人惊喜的是,家中的小桃红刚好在新年将至时绽开了花朵,朵朵红花宛如佳人的粉面,争奇斗妍,美不胜收。
家中的女眷们早就互相反复叮嘱着,除夕要通宵奏乐歌舞,一直守岁到天亮。等到宴会结束后,一个个皆因饮酒而脸上红霞纷飞,恹恹欲睡。勉强支撑了一会,愈觉春衫单薄,不胜夜寒,于是对那香暖的卧室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室内烛影摇红,把点点花影洒落身上,竟以为是落上的灰尘而笑着拍打。然后指着远远的绣闺说:我先去睡了。等到了闺房前,还不忘嘱咐前来送她的姐妹们:好好睡上一觉,等明年咱们再相见。
这是一阕节物风情词,描写王公之家除夕夜宴和守岁的情景。作者史浩在孝宗时曾任丞相,封魏国公,进太师,地位相当显赫,所以词中华灯宝炬、玉壶金盏、珠帘深院,一派富贵人家的景象。词的上片写除夕盛宴,喜迁莺: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又名《鹤冲天》、《春光好》、《早梅芳》、《烘春桃李》、《万年枝》、《燕归梁》等。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送穷:谓送走穷神。椒花:这里指用椒花浸制的酒。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贡樽。”玳筵:指精美华贵的筵席。玳,即玳瑁,海中龟形动物,甲壳光滑,有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可作装饰品。
“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介我百千眉寿: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介,求。眉寿,长寿,多用作祝颂语。苏轼《次韵郑介夫》诗中有“祝君眉寿似增川”句。小桃:即小桃红,又名凤仙花,本为夏季开花,如今除夕开放,故称“最奇绝”。坼:原指裂开,此指开花。这一部分中,前两句表现的是夜宴的欢快热闹,充满了亲情之温馨;后三句选取了一个动人的小插曲,以突出节日的欢乐祥和气氛。
“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凤屏:绘有凤凰的屏风,这里借指屏风后的内室。这几句写女伴们相约守岁通宵,玩个痛快,无奈不胜酒力,初衷难以兑现。
“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这几句绘形绘声,刻画极其细腻生动。“笑拂满身花影”句最为传神,将佳人的醉态表现得维妙维肖。结拍三句的叮嘱则声口毕肖,而且蕴含着除夕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意,深有韵味。
32、《除夕》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33、《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赏析:我的鬓毛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得白而细长,想起我至今一事无成,真觉不堪。 一起珍惜昌盛的时候辞去官职,一同嗟叹我们在 江南 过除夕。 我经常回忆起家乡的山水,你细细了解生活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年老的军官适合辞官了,到了明天的新年我就五十三岁了。
34、《岁除夜对酒》
——唐•白居易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
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35、《除夜有怀》
——唐•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赏析:诗中极写人事代谢,光阴易逝,四季推移,岁月无痕。除夕之夜,看落焰残春,遥想故乡,家家团聚守岁,而自己却独坐帐中自饮闷酒,于是希望梦中魂归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连“梦归”也做不到,将思念的愁苦更添一层。此诗写于诗人任张九龄幕府时。诗中极写人事代谢,光阴易逝,四季推移,岁月无痕。除夕之夜,看落焰残春,遥想故乡,家家团聚守岁,而自己却独坐帐中自饮闷酒,于是希望梦中魂归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连“梦归”也做不到,将思念的愁苦更添一层。明代谭元春评价末联为“妙想,正想”之辞。
36、《守岁》
——唐•杜审言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37、《岁夜咏怀》
——唐•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赏析:我一年比一年不得意,新的一年又将会如何?回忆过去一起交游的朋友,现在活着的还有多少?我把闲居当作自由自在,把长寿看作补回岁月蹉跎。只有春色不管人情世故,在闲居的时候还来探望我。
一般说来,守岁之夜(即除夕)人们常常盼望来年的诸事如意,大运亨通。而此却一反常情,首联便说:“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意思是说: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
颔联说:“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同游者”在这里是指柳宗元、王伾、王叔文、韩泰、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陈谏、凌准、程异、房启等政治上的革新派。他们有的被杀,有的病死,有的渺无音信。这里应特别提出新亡的好友柳宗元。元和十二年,朝廷派柳宗元到条件较好的柳州做刺史,而把刘禹锡派往条件极差的“恶处”(《因话录》)播州(即今遵义地区)。柳宗元考虑刘禹锡的老母年近九旬,不宜去往荒远之地,便主动要求与刘对调。而今比诗人年轻二十三岁的柳宗元却在“恶处”困病而亡,这不能不使诗人倍加伤怀。因此,这“有几多”固然是伤悼众友早逝,更主要的是对挚友柳宗元的痛悼;表现的是“一人突逝,举目寂空”的沉痛之情。
颈联表面是写自己的颓伤,表现的是无所作为之情,实际是牢骚之语,抒发的是愤激之情。诗人早年苦读,不慕荣华,注重品格修养;中年积极参加政治革新,极力革新政治,成为永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时称“二王刘柳”;革新失败,流徒边州,在极端的困境中,不但写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痛斥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是一批渺小而又可恶蚊虫(《聚蚊谣》),并写下不少相当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还,仍痛骂靠镇压永贞革新而上台的人物为“桃李颜”之徒。他战斗不息,从来没有以“安闲为自在”过。这种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绝不能说是“将寿补蹉跎”。因而可以说,此联抒发的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愤慨和牢骚,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此诗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这种隐真意实情于字背的方法,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之一。特点之二是“对仗”。本来,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偶,首尾两联是无所谓的。但此诗却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得联联对仗,句句通俗,这是不易做到的。

38、《除夜守岁》
——唐•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赏析:这首诗选用诸如“辞”、“去”、“带”、“入”、“舒”、“卷”等一系列动态词语,娓娓道来,贴切自然,清新可读。它属初唐难得的好诗之一。
第一,二句“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以夕阳斜照、“年华”把芳殿、绮宫装扮得更加金碧辉煌来点明皇上于宫苑逢除夕,暗示题旨,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
第三,四句“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紧承首联指出除夕是冬春交替之际——冰雪消融,寒冷的隆冬过去了;暖气回升,和煦的春天来到了。在这里,诗人从时令的转换角度给人以温馨的快意,酿造了一种暖洋洋、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第五,六句“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出句叙写梅花绽开,阵阵飘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对句紧扣首联对句突出宫中守岁的景象:宫廷内外.张灯结彩,光辉灿烂;摆上供品,敬神祭祖,守岁辞旧。显得热烈而庄重。
最后两句“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紧扣“守岁”,由宫廷而至天下,推而广之.概述举国欢庆、共度良宵,辞旧迎新的普遍现象,从而浓化了宫苑守岁的热烈气氛。
39、《除夕》
——明•文徵明
白发婆娑夜不眠,孙曾绕膝更翩跹。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觉残龄又一年。
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
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相关阅读
-
除夕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天,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许多传统习俗,比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贴春联、放烟花、拜神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的习俗,比如北方过大年要吃饺......
-
1、风不吹,雨不下,此刻你什么都别怕;月光泻,星眼眨,时常我把你牵挂;云想衣,花想容,好梦伴你到天亮;祝你晚安。2、今天的世界打烊了嗷,已经不对外营业啦!晚安好梦3、都说爱笑......
-
1、善良,不是夜色里的松明,却总能把前途照亮。真诚,不是春光里的花朵,却总能把希望指明。2、假如生活中你失败了,请不要将忧伤的泪水写在脸上。失败也是一种收获,生活中最重要的是......
-
01精美词语浓雾、薄雾、淡雾、轻雾、迷雾、烟雾、雾霭、升腾、弥漫、缭绕、茫茫拿云握雾、云雾迷蒙、云开雾散、烟消雾散、刻雾裁风、雾释冰融、云合雾集、雾兴云涌、烟霏雾集、云蒸雾集......
-
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2.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唐·王贞白《庐山》3.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唐·韦应物《夏花明》4.夏夜新晴星校少,......
-
年年落雪,落雪年年,慢慢及漫漫。下雪了,今日下雪文案赠予你,我留了一盏灯,在满城风雪之夜。只要你,带着酒来,不说万水千山,不说相见恨晚。一片相思一片雪,片雪难解片相思。冬来的......
-
1、猪你生日快乐!烤猪蹄,吃蛋糕,寿比南山不老松!滑稽树上滑稽果,滑稽果下你和我。沆瀣一气不分家,生日快乐人人夸!2、有人提醒我今天是我生日,我上去就是一巴掌,我自己生日我能......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