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传书出自哪个典故(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以鸿雁传书出自《左传》中的“晋文公伐夏,使召有功。”故事为主题。当时,晋国与夏国交战,晋文公派遣使者召募义士参军,并将征战进程告知其他诸侯国家。然而,由于当时还没有快速通讯工具,无法及时传递信息。于是,晋国将要求加入战争的义士绑在大雁腿上,让它们带着消息飞回各地。这种方法被称为“以鸿雁传书”。后来,“以鸿雁传书”成为一种惯用语,形容信息传递非常迅速。
以鸿雁传书这一典故为主题,其实是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通讯方式。当时人们没有现在的手机、电脑等高科技设备,但是他们还是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因此,就有了类似“鸿雁传书”的方式。
据历史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用鸟儿来传递消息的做法。那个时候,人们通过放飞信鸽或者其他会自行飞回家的小鸟,来告诉亲友某些事情。而且大家也知道,鸟儿都能在天空中高速飞翔,并且可以准确找到回家的路线,所以出门在外的人们,常常会抓只鸟带上,用它来传达心意和感情。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被广泛应用的“鸿雁传书”,则要追溯到汉朝晋代的时候。那个时候,北方与南方爆发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战斗——五胡乱华。南北两地的军队需要及时掌握对方的动态,却又无法直接联系。于是,便想起了利用“鸿雁传书”。
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北陆气寒,候鸟所过,左右以此相属。” 意思是说,在冬季的时候,大雁会飞到南方去避冷。当隶属不同地区的人们发现有一群大雁从他们头上飞过时,就可以顺势把消息写在鹅毛小纸片上系在雁脚上,并且放回天空让它自由飞翔。这样信息就能快速安全地传递了。
之后,“鸿雁传书”逐渐普及,成为古代亲朋好友、情侣彼此之间交流心意和感情的方式。据《萍洲窗·梦李白二首》中的诗篇所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就曾和远方的爱人斗胆利用“鸿雁传书”,试图将思念之情深深传达。这也成为了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中重要的题材。
如今,“鸿雁传书”的形式已经因为科技日新月异而变得陈旧,无法再很好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但历史留下的这一文化遗产,却仍然被人们铭记并且喜欢。在现代社会中,这也成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和故事源泉。
相关阅读
-
《十胜十败》所指的谋士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魏国名将公孙衍。他凭借出色的智慧与谋略,在攻城拔营、决策作战等方面屡屡获得胜利,共计达到了十次之多。然而,就在他取得第十场胜利后不久......
-
《不到黄河不死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典故,讲述了一位名叫羊舌哥的人在寻找黄河时遭遇了各种挫折。他经过多年的寻找,在失去眼睛和九条命之后,终于找到了黄河,并成为当地民众的英雄。这......
-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以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了许多不道德的事情,最终他会自食恶果。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秉持正义和道德准则去行事,否则就会遭到惩罚。在现实生活中......
-
《以寇可往我亦可往》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是贾宝玉在书中的一次发言。在故事中,他用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态度。通俗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
-
22cm是多少寸?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长度单位换算问题。一般来说,1英寸等于2.54厘米,因此我们可以将22厘米转化为8.66英寸左右。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寸作为长......
-
1000升水等于1吨,这个概念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实际上,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准确来说,1000升水只等于1公吨,也就是1000千克或者1吨(t)。而如果我们要将这1公吨......
-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总有些许遗憾。那些热血沸腾、无忧无虑的年华,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
唐代,杨贵妃是一位美艳绝伦的女子。在夏天,她非常喜欢吃荔枝,但当时的荔枝都产于离长安城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一次,杨贵妃听说了身处千里之外的皇帝御苑里有新鲜的荔枝,便向皇帝请求能......
-
相对原子质量是描述元素原子中核心质量的一个数值。它通常与氢元素的原子质量进行比较并表示为整数。KC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这意味着KCL原子中包含了约39个质子和中子。相对原......
-
传说中,牛顿被砸了一颗苹果后才有了对于地球引力的启示,推导出了著名的重力万有定律。然而事实上,这个故事只是在他晚年回忆录中提到过,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但无论如何,它成为我......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