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问答 > 为什么日军不在上海屠城(八一三事变,上海为什么不被屠城)

为什么日军不在上海屠城(八一三事变,上海为什么不被屠城)

时间:2023-09-11 20:26:13 点击量:4155 作者:风清芬

在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上海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屠城,这是因为他们想利用上海来作为进攻中国其他地区的基地。但是,战争仍然带给了上海人民巨大的痛苦和混乱。随着时间推移,日本侵略军逐渐放弃了对上海的控制,开始向南方扩张并展开更残酷的行动。尽管没有发生屠城事件,但上海人民与日本侵略军之间的激烈交锋以及日本侵略军的暴行,使得上海成为抗战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上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然而,在1937年8月13日至11月26日这段时间里,日军并没有对上海进行屠城行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虽然日本当时已经侵略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但他们并不是每到一个城市都会对其进行屠城。事实上,日本士兵也不可能一直战斗下去,所以他们必须采取策略,并且有选择性地攻打某些目标。

其次,日军在上海遭受了强烈的抵抗。自从淞沪会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就陆续进入上海,组成了各种与日军作战的队伍。这包括华北派系、浙东革命根据地、江苏抗日义勇军等等。这些力量使得日军在上海的行动变得非常困难,并造成很多的伤亡。因此,日军想着奉行“摧花”的战术,尽可能快地占领上海,并尽可能少地损失。

第三,日本对外交和舆论也有考虑。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日本被认为是侵略者,并对其战争罪行不断发起谴责和抗议。因此,如果在上海屠城就会引起更多的反感和不满,导致外交方面的压力增加。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一点是,日军很清楚他们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士兵形象。如果向中国社会展示出残忍和暴力的形象,那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民众加强对抗日情绪,甚至可能影响到其他非作战区域的稳定。因此,尽管日军曾经犯下过许多可怕的暴行,但他们还是试图避免在某些地方采取太过暴力的方式来打击中国人。

总结起来,日军没有攻打上海并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原因主要包括:目标选择、抗日武装力量的抵抗、对外交和舆论的考虑以及维护士兵形象等多个方面。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