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勤学好问 > 枭雄是什么意思(枭雄和英雄的区别是什么)

枭雄是什么意思(枭雄和英雄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3-04-21 21:24:58 点击量:7175 作者:将惜文

大家好,要是你对枭雄是什么意思,与枭雄和英雄的区别是什么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给大家解答一下你们心中的疑问。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下面就来解答关于枭雄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

文章目录

枭雄是什么意思

枭雄的意思是: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杰出的人物;魁首。

拼音:xiāo xióng

引证解释:

1、凶狠专横。

2、指强横之徒。

3、骁勇雄豪。

4、雄豪杰出的人物。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渡 江 以后,此风弥甚,有违言者,惟一二枭纳模雄而已。”

示例:曹操是历史上的枭雄,有着别人不具备的雄心壮志,总能够做出一些让人出其不意的事情。

为什么称曹操为“一代枭雄”枭雄又是什么意思

曹操是一代枭雄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成为曹腾养子并改姓继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此据《后汉书·许劭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权力。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为“武皇帝”。

枭雄和英雄的区别是什么

1、意思不同

枭雄意思是骁悍雄杰之人,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

英雄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行为准则上的区别

枭雄是深谋远虑的,凶狠、狡诈、霸道、不择手段这些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他们的可怕。他们***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

英雄是严于律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都能在他们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3、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枭雄更喜欢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他们试图用铁血手段来建立新的规则。他们目标高远,所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我国英雄大都奉儒家思想为尊,三纲五常牢记心头,伦理道德不可违背,下三滥的手段是不屑用的。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