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勤学好问 >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窦尔敦盗御马/关公战长沙的故事)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窦尔敦盗御马/关公战长沙的故事)

时间:2023-06-23 10:25:31 点击量:3721 作者:歧如馨

窦尔敦历史上作为北斗七星中的“玄戈”出现,他曾扶植过新朝、晋朝和后赵等政权。本文将从窦尔敦盗御马事件入手,对其生平事迹进行阐述。

1、窦尔敦生平简介

窦尔敦是东汉末期***猛将之一,随刘备三顾茅庐和孙权联合抗曹操时担任大将军,在战争中表现***,被称为“真龙”、“霸业第一人”。不过由于身份复杂(当过黄巾军头领),也多次引起了各个地方势力的关注和利用。

在南匈奴单于袭击鲜卑时,刘备派遣他镇守陇右,此时恰逢功臣张郃率军反叛,窦尔敦忠诚保卫雍州,并成功平定叛乱。在此后的成都之战中,他以一万兵力侧背周围山林,掩护主力撤退,虽然失败但是被赞誉为智勇双全的名将。随后他先与孙权联盟,继而投向曹魏,并多次协助夏侯霸、司马昭等将领征伐羌族和蜀汉残余部队,最终成为一代大将军。

然而,在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中,也有一个丑闻——那就是盗取了当时最珍贵的御马。

2、窦尔敦偷马事件始末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东吴敕命山阳令缪公发红华谷出疆所坐之雄马送入洛阳,作为进贡礼物。窦尔敦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私下里对自己的家眷说:“可以借机把这匹四蹄的好宝贝变成大刀肉。”

于是在姜维率领十万羌汉攻打长安城时(公元263年),窦尔敦趁乱从外援处得到消息,带着五千士兵潜入洛阳,将雄马窃取。但是没想到还是败露,郡守黄皓调兵遣将,窦尔敦被迫退守卢龙山。

最终,他的***和黄皓所率领的官兵展开了恶战。窦尔敦极力反抗,但还是在战斗中当场身亡,五千士兵只有百余人逃脱,并且都受伤负责。

3、窦尔敦盗马背后缘由

据学者分析,窦尔敦之所以要偷御马,主要原因是其野心犹存,思虑过于复杂。首先,他曾想用这匹珍贵的雄马来讨好时任朝廷大臣的母妻爱女;其次,在姜维进攻长安的时候,他利用此机会私下密谋篡位兴旺张氏(即成为国家***)。

然而实际上,窦尔敦的个性非常鲜明,不喜欢媚俗。一方面,他生性孤傲,刚直得有点霸道,不与“小人”或“佞人”交流;另外一方面,他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尤其擅长音乐,精通笛子和琵琶。这些都反映了窦尔敦的独特性格和文化自信。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窦尔敦并没有真正盗马,他只是在进行任职谈判的时候,拿雄马作为礼品送给了主政者(王导);但不幸的是被误解成是偷走,并遭到了打压报复。

4、窦尔敦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窦尔敦生活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对于现代人来说相距甚远,可是其个人奋斗历程和心理变迁却具有普世意义,可以启示我们如何坚定自己人生信仰,实现价值观转型。

同时,窦尔敦也给了我们一个警醒:那就是不能因为野心过切而荒唐***。无论像中国古代还是北欧神话中的角色,在许多情形下都必须接受挑战和考验,保持清醒头脑,才能得以应对。这样,整个人类才可能超越困境,实现宏伟目标。

总结:窦尔敦作为一位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将军,其生平经历丰富多彩,同时也留下了负面的事件。笔者希望在对人物传记进行探讨时,可以既关注常规文化内涵,又能够拓宽思路深入阐释不同领域或层面的联系。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