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百科问答 > 为什么没人敢动贾跃亭(政府为什么不强制贾跃亭回国)

为什么没人敢动贾跃亭(政府为什么不强制贾跃亭回国)

时间:2023-06-17 00:08:33 点击量:7468 作者:敏和美

贾跃亭是中国企业家中***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旗下的乐视网曾经在中国娱乐产业和电子产品市场上占据一定地位,但由于资金链断裂、高额债务等问题而最终走向失败。本文从几个角度对贾跃亭进行详细阐述,并总结其创业路上的得与失。

1、创业初期:另辟蹊径的视频网站

2004年,贾跃亭联合多名投资者成立了乐视网,推出了视频直播平台及相应的手机应用,成功抢滩中国网络视频市场。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自制剧模式,乐视网选择引进海外优秀影片并通过独特的付费观影方式盈利,这种商业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乐视网也开始逐渐暴露出其内部管理混乱、依赖股权融资等弊端。此时,贾跃亭已开始着手将公司转型为一个全方位科技生态企业。

至此,乐视网已经完成了其第一阶段的历史使命:将视频内容从线下电视带到互联网,并通过精细动态监控挖掘用户喜好而借此产生商业价值。随后的乐视体系大规模扩张则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2、资本运作:奇特的“壳资源”操作

在乐视资金链断裂之前,贾跃亭一直在进行融资活动以支持公司快速扩张。他熟悉并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在A股上市后陆续推出过多只ABS(资产证券化)产品和可交换债券,并成功获得了外部投资者和银行的资金。

然而,这些看起来成功的资本运作背后却隐藏着“壳资源”的操作。据公开报道称,乐视很可能依靠虚高的广告收入数和毛利率等数据诱导投资人追捧其指定合作方,再借助对该方股票价格的提升实现自身股权的增值。这种运作方式既涉嫌欺诈,同时也给公司最终带来了巨额亏损。

此外,乐视系内部进行过复杂的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但对其真实价值难以判断。这也使得贾跃亭在不断通过债务、股权转让来支持公司发展时越来越陷入困境。

3、疯狂扩张:孤注一掷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2016年,贾跃亭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并表示要抢占前列。他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生态圈,与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乐视汽车”品牌。

然而,在此期间,乐视体系相继出现了各种问题。由于资金链紧张,员工工资拖欠等原因,公司股价更是一路下挫。并且,乐视网及母公司乐视控股均被纳入黑名单,导致融资渠道仅剩信托、私募基金等非主流机构。

面临巨额债务和裁员压力之下,贾跃亭仍在疯狂地扩张业务版图。其中最为耗费资金的当数智能汽车。由于缺乏底层技术的储备,加之市场反响不及预期,贾跃亭以“接受对乐视电动汽车现阶段一切责任”并宣告将个人资产押入其中来维持项目进行。

4、贾跃亭:胜者为王还是失败者

从上述几方面可以看出,贾跃亭在创业路上无疑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失败。虽然他曾承诺要完成资本与实体企业的需求匹配,但事实证明,这个目标没有实现。

同时,在股权融资中利用壳资源运作、借款等问题也给公司带来难言的风险。节外生枝的自主研发则可能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而无法得到足够回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贾跃亭这样的奇才式管理者往往具有天赋异禀的商业策略思维和营销传播能力。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合规操作机制和真正稳固可靠的盈利模式,那么一个成功的公司也只是昙花一现,轻则折戟沉沙,重则引爆满盘风险。

总结: 贾跃亭是中国创业者中具有高度话题性的人物之一。乐视网曾经在中国电子产品市场上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公司最终失败。然而,贾跃亭在其自身领域内确实表现出极强的魅力和才华,未来或许仍有机会再次崛起。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