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文化 > 孔庙两大忌讳(很多人都会去孔庙祭拜,拜孔庙有哪些禁忌)

孔庙两大忌讳(很多人都会去孔庙祭拜,拜孔庙有哪些禁忌)

时间:2023-06-04 21:26:19 点击量:6707 作者:竺怀芹

孔庙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但人们在前往参观时需要注意两大忌讳:不可踩踏圆石和跨步进门。

1、不可踩踏圆石

孔庙中有一条由大到小排列的17块石头组成的圆形石阶,在这些石阶上行走需特别小心。因为这些石阶代表着尊严与权利层级,所以踩踏或者在其余部位行走都会被视作对圣地的亵渎。

而且这些石阶历经风雨沧桑已数百年,多次修复仅恢复原貌并未更换任何材料,如今十分脆弱,每逢节假日时段甚至会出现碎裂现象,给环保造成了严重压力。为了保护古建筑物不被进一步损害,请游客朋友一定要注意遵守规定,慢慢走、轻手轻脚,绕开那些破旧的铺面,远离石阶边缘。

以上内容只是最基本的规定,如果你要去孔庙参观,请务必了解更为详尽的文物保护法等制度与公约。不仅如此,在其他重要历史场所里也都存在类似的禁忌,我们应该懂得尊重、维护和爱护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

2、跨步进门

在孔府门前有一块很大的石头,上面写着“秉正直自省愧于师”,这之后是一个三级台阶,两侧分别是由27个互相交错排列的方砖打造而成的墙壁,再过去就是登门户进入玄中堂的圆形拱门。但传统礼节却不能让人随意进出这一口子。

据说孔子曾经告诫学生近墨者黑,多接触陋习容易被传染恶习。因此进入寺院或道观时,特别是对于凡夫俗子来说,其实并没有资格浸润佛门。于是逐渐发展开来的一种规矩:用右脚(左脚)迈过门槛就好象行走在佛门内一样,既能尊重事物的神圣性质也不会主动侵犯禁制。而更为严格的是,在近代两次大修孔庙时,管理者特意对拱门进行了改造:加装了玻璃将它围起来,这样游客就只有从左边绕路进入大成殿了。

相信现代人已经足够开放与包容,但遗产规定应当受人尊重。千百年来形成的秩序和传承可不能被我们轻易打乱,毕竟文化遗产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其历史、地位以及价值观念的稳定性。

3、如何准确理解两个忌讳

踏入孔庙后要保持肃静,随处可见“请勿喧哗”等提示牌。很多人误认为只是因为里面是个安静的宗教场所才要注意说话声音大小,实则略显片面。作为全国志愿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单位——山东德阳公益中心的法律***杨洪涛向记者表示:"虽然站在法律层面上不同州县规定是不一样的,但其实进入孔庙需要遵守的准则和荣辱制度都应该被尊重。"

总体而言,“踩点圆石”“迈步进门”的原则旨在告诉我们:保持安静肃穆、尊重古建筑、尊重文化传统/秩序等等方面的规范,这些内涵也许有时我们很难完全理解,有时就算明白了也易于忘记,甚至可能和个人的信仰层次无关。

请你想象这种场景,如果跟着游客们不断发出嗷嗷大笑或者标新立异地做自己的事情,在服务员不耐烦和其他人反感的目光中将会感到非常失落吧?其实,谨慎入手也可以给游览带来更好的体验。

4、心得体会

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见,仁是达到最高境界的必要条件之一, 它更是广泛存在社会历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相比起佛家余善盈恶的说法,儒家强调的是做事情要有所取舍。我们时常把口号挂在嘴边,但很少付诸实践。

尊重规则、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社会正能量,不仅可以构筑新秩序和信用体系,还将迎来更加美好、光荣的时代氛围。因此,当我们提及这个话题时,不能只关心游览流程或另寻他路,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处理真实的纠纷场景,增强公民素质,以行动落实孔子“中庸之道”理念。

总结: 游客朋友们参观孔庙时,请务必注意两大忌讳:一是不可踩踏圆石;二是跨步进门。同时,对于保护与维护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和遗产,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引导身边的亲朋好友懂得适度的旅游礼仪。在共同的努力下, 保护环境,保护文明,也将凝聚形成一股良性的旅游发展风向标!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