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民俗文化 > 回门是第几天(回门是结婚后的第几天)

回门是第几天(回门是结婚后的第几天)

时间:2023-05-29 23:25:21 点击量:4666 作者:御萧曼

本文将从历史和民俗两个方面对回门这一传统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其起源、演变以及当今的习俗。

1、起源与演变

回门,最早出现在唐代。传说中,在唐太宗李世民和杨玉环结婚时,夫人家因为礼节繁琐而主张新郎到自己家来迎亲,小两口就这样见了面,于是沿袭下来成为一种风尚。明清时期,回门更多地与富贵有关,大户人家往往会设置两扇门,分别是“进门”和“回门”,用于接待贺客和请客所用,慢慢地逐渐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回门风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门习俗也开始变得朴素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只选择在结婚之后办一个简单的聚餐,以表示不忘初心的祝福。

2、民俗传承

在中国南方地区,回门仍然保持着浓厚的民俗色彩。新娘要回到自己家中,接受父母、亲戚朋友赠送的祝福和红包。而这个日子一般会在结婚后三天至七天之内进行。等到回门那天,新郎必须率领一大群男女吹拉弹唱地来迎接新娘。

在重庆南岸区某些村落里,仍然有拿出摇旗、念文武经典、放鞭炮、撒联绵不断的花、作揖行礼等传统并富有乡土气息的“喜事”。

3、现代流行

如今,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发展变化,回门习俗也开始慢慢转向简单化、个性化。有些人选择在回娘家时先去公园逛逛;还有些人只是简单地请点好朋友多喝几杯庆祝一下。不过,无论怎么改变,回门习俗对中国人来说,始终是一种表达敬意、感恩和归属感的体现。

此外,在台湾地区,由于许多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已经出现了一种称为“彩排回门”的习俗。这是指结婚当天新娘离开朝向哪一个方向的门都算作回门,年轻人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多多体验结婚前的情调、玩闹与欢笑。

4、保留与传承

现代社会中,许多家庭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型,但回门习俗仍然被很多人看作是传统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南方诸如广东等地区,不少人依旧坚持回到自己的父母亲戚家里参加回门仪式,并且认为只有过了回门这个环节之后,结婚典礼才算真正结束。所以尽管时代不断发展,民间文化也应该得到传承和改良,而回门,则是其中***代表性的传统之一。

总结:回门习俗始于唐代,至今已经有千余年历史。它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不同地域甚至各个年龄段的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涵义。无论现代社会如何变迁,回门习俗的特点和意义仍有很高的价值存在。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