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学探索 > 黑洞是谁提出的(黑洞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黑洞是谁提出的(黑洞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时间:2023-05-23 03:25:37 点击量:5782 作者:桥秋芸

最初指出黑洞存在,开假设为一个质量很大的神秘天体,是在1798年,当时法国的拉普拉斯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和光的微粒说提出这一见解。他说:“一个密度如地球而直径为250个太阳的发光恒星,由于其引力的作用,将...,以下是对"黑洞是谁提出的"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黑洞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最初指出黑洞存在,开假设为一个质量很大的神秘天体,是在1798年,当时法国的拉普拉斯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和光的微粒说提出这一见解。他说:“一个密度如地球而直径为250个太阳的发光恒星,由于其引力的作用,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由于这个原因,宇宙间最大的发光天体,对于我们却是不可见的。”他称这种天体为“黑暗的一团”,并猜测宇宙太空中可能有很多这样的暗天体。这样的暗天体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黑洞。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不久,德国物理学家史瓦西得到了广义相对论方程的一个***解。他预言存在5种不旋转、不带电的黑洞。当时就已算出,若要成为黑洞,一个质量如太阳的星体,其半径必须缩到2.96千米,而地球则需压缩到半程为0.89厘米。

然而,史瓦西提出的黑洞概念在当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的物理学家霍金才把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进行黑洞表面量子效应的研究,最终才使得黑洞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黑洞理论最初是谁提出的

黑洞最初理论出现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但爱因斯坦并没有给这种天体命名,他在《广义相对论》说:如果一个天体的质量非常大,引力非常强,甚至可以强到连光都无法逃脱它的引力,但是这种天体***不会出现在自然界中。

后来的观测发现爱因斯坦回避的问题,被证实真实存在,它就是黑洞。

拓展资料黑洞(Black hole)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

黑洞理论的创始人是谁

黑洞理论没有明确是谁创立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所有关于黑洞的理论都是广义相对论的推论。都是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基础之上的。所以虽然爱因斯坦从没提过“黑洞”这个概念。但我想把黑洞理论的创立归功于他没人会反对。爱因斯坦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后仅1年,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巴德·惠勒命名为“黑洞”(他在1969年在纽约的一次会议上阐述爱因斯坦的理论,为了说服场下听众,他灵机一动,冒出了"黑洞"这个词,以描述这些恒星可怕而充满戏剧性的命运。"黑洞"一词从此流传开来)。这就是黑洞理论的最初建立过程。其后近百年中,许多科学家不断完善和修正了黑洞理论。这其中包括霍金在1975年提出的“霍金辐射”假设。他认为黑洞并没有那么“黑”。而是也有一点辐射的。但他这假设至今没有被观测或实验证实。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