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出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现象; 2、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和接受热量,产生出五带划分: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 3、根据太阳直射点变化,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现...,以下是对"地球公转的现象"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出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现象;
2、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和接受热量,产生出五带划分: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
3、根据太阳直射点变化,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4、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产生天象位置的变化;
5、根据季节的变化,产生生物生长规律变化现象;
6、根据太阳起身点变化,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
地球公转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划分出五带,划分出四季,昼夜长短,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公转产生的现象:
1、节的变化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球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了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公转速度: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
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地球公转:我们的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绕着太阳公转。走完大约约9.4亿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哪些
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都是从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因为太阳光线对地球的直射点位置不同,在地球上产生四季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
2、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
3、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4、天象位置的变化;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公转和自转分别会产生什么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
1、昼夜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2、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引起的各种运动旋转现象;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4、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现象,生物作息规律现象;
5、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由两级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
1、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划分出五带:北寒、北温、热带、南温、南寒;
2、根据获得热量多少的时间差异,划分出四季:春、夏、秋、冬;
3、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4、天象位置的变化;生物生长规律现象.
5、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相关阅读
-
本文将从行星起源、地球原始构造及演化等方面详细讲述地球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研究结果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来龙去脉。...
-
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
-
本文将从行星起源、地球原始构造及演化等方面详细讲述地球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研究结果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来龙去脉。...
-
本文详细阐述了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包括它们各自的自转及公转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天体间的运动规律。...
-
极地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生命在这里能够发现一系列适应极端环境的方式。本文将从极地气候、南北极动植物、极光三个方面探讨极地冰川世界的奇妙之处。...
-
地球的面积是510072000km²。地球表面积总计约5.1亿平方千米,约70.8%的表面积由水覆盖,大部分地壳表面(3.6113亿平方千米)在海平面以下。海底的地壳表面具有......
-
世界各国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共有197个国家(主权国家195个,准主权国家2个:库克群岛和纽埃,不含马耳他骑士团)、36个地区。西撒哈拉是一......
-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
-
太阳属于黄矮星。黄矮星的寿命大致为100亿年,目前太阳大约45.7亿岁,正值壮年。在大约50至60亿年之后,太阳内部的氢元素几乎会全部消耗尽,太阳的核心将发生坍缩,导致温度上......
-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应该是一个半径在140亿光年左右的球形。由于宇宙的膨胀红移、引力红移等效应,这个球形以地球(或太阳,或银河系)为球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恰好在宇宙......
-
可以用常见的东西做一下比较。首先说一个概念,叫做「哈勃半径」,指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光至今传播的距离,大约在200亿光年左右,也就是2×10^26米左右。而地球的半径,则是6.4......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