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心指的是什么(地球之心是指什么地方)
地球之心是指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的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以下是对"地球之心指的是什么"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地球之心是指什么地方
地球之心是指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表面被各大陆的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海洋系统
海洋之所以被称为地球之心,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综合导致的,一是海洋的范围巨大,遍布全球,基本上地球的大部分都是被海洋占据的,3.6亿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到了地球表面积的71%,而全部的海洋水量占到了地球总水量的97%,而且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与它产生联结,基本都会汇入其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地球内水循环。
其次就是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和绿藻,就像是人类心脏之中血液的红细胞一样,一直都在不断地流动,而尤其是在海洋中大量存在的绿藻就是地球氧气的来源,虽然我们经常会将巴西的热带雨林比喻为地球之肺,但实际上它产生的氧气只占到一小部分,而海洋中绿藻则可以每年产生至少360亿吨氧气,可见它对于地球有多么的重要。
什么被称为地球之心
地球之心是海洋。
海洋之所以被称为地球之心,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综合导致的,一是海洋的范围巨大,遍布全球,基本上地球的大部分都是被海洋占据的,3.6亿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到了地球表面积的71%,而全部的海洋水量占到了地球总水量的97%,而且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与它产生联结,基本都会汇入其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地球内水循环。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指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因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一个“大水球”。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分别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46%、24%和20%。
海洋文化
人类文明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共同构成的。海洋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李二和《舟船的诞生》一文中,后被国内外学界陆续引用。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人类古代文明,就是由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而成的。陆上的火与石斧创造出了舟船,舟船的水上活动又推动了大陆文化的发展。
独木舟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而且为人类海洋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地球之心,肺,肝,脾,胆各是什么地球之肾是湿地
湿地是地球之肾,森林是地球之肺,绿地是地球之肝,海洋是地球之胃。以上称呼,有的被公认,有的还有待考证。但是地球上能够承载几十亿人类,能够孕育这么发达的文明,和地球上的土壤分不开。也许应该称土壤是“地球之脾”。因为有了地球上的土壤,才孕育出丰富多彩的世界。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它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季节或常年积水、生长或栖息喜湿动植物等基本特征,是自然界最富 生物多样性 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森林-地球之肺,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森林每年提供28.3亿吨有机物,占 陆地植物 生产有机物总产量53亿吨的53. 4%),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
海洋是地球之心,所有的水都流往海洋,海洋里有无数的生物,就象是血细胞一样。海洋是许多动植物的生活之地。海洋中的绿藻是大气层氧气的主要生产者之一,热带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甚至比热带雨林还丰富)。海底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人类对于深海生物的了解至今仍知之甚少。
地球之肝——绿地。人类离不开环境,同时又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下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破坏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已经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可以依赖的排毒“器官”就是地球的肝脏——绿地。
相关阅读
-
本文将从行星起源、地球原始构造及演化等方面详细讲述地球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研究结果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来龙去脉。...
-
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
-
本文将从行星起源、地球原始构造及演化等方面详细讲述地球的形成过程。通过对研究结果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来龙去脉。...
-
本文详细阐述了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包括它们各自的自转及公转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天体间的运动规律。...
-
极地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生命在这里能够发现一系列适应极端环境的方式。本文将从极地气候、南北极动植物、极光三个方面探讨极地冰川世界的奇妙之处。...
-
八大行星中,最美丽的行星是土星。土星赤道直径长12万千米,是地球的9.5倍,由于其两极半径与赤道半径之比为0.192,因而呈扁球形。土星体积庞大,是地球的730倍,但质量仅是......
-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
-
宇宙(Universe)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宇宙的......
-
金星八大行星之一,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
-
月球是自转的。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同时也在自转,其自转周期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自转速度4.6267米秒。但是由于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
发表评论
